刘姓
从前,临淄有个姓刘的,为人十分阴险。后来他离开临淄迁居沂县,但恶习不改,同乡的人对他又怕又恨。他有几亩田,与苗某的土地紧挨着。苗某十分勤劳,在自家的田边种了不少的桃树。桃树初次结果,苗家小孩上树摘桃,刘某大怒赶走了小孩,说什么桃树是他的。小孩哭着告诉了父亲,苗某正感诧异,刘某却已骂上门来了,并且扬言要打官司。苗某笑着安慰他,他还怒气不消,气冲冲地走了。当时,有一临淄老乡李翠石在沂县作当铺商人,刘某拿着状纸进城,恰好与他碰上了。因为是同乡,所以很熟,李便问他干什么。刘某把要打官司的事说了。
李翠石笑道:“您的名声大家都知道,我早就听说苗某非常善良和顺,怎敢强占骗取您的桃树?莫非是你把话反着说吧!”于是把刘的状纸扯碎了,拉他进店,要给他们调解。刘某恨恨不己,偷来店中的笔,又写了一张状纸藏在口袋里,下定决心非告状不可。
不一会儿,苗某也来了,他详细叙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,并求李翠石帮他调解。苗某说:“我是个种田人,半辈子也没见过官长。只要不打官司,损失几株桃树也就罢了。”李翠石把刘某喊了出来,告诉他苗某愿意退让。刘某又指天画地大骂不休。苗某只顾低声下气说好话,不敢稍加辩驳。事后,隔了四五天,刘某的同村人对李翠石说,刘某已经死了,李翠石惊叹不已。
过了些日了,李翠石在另一个地方,见一个人拄着拐杖蹒跚而行,仔细一看,居然是刘某。刘某热情问好,而且请李翠石到家中作客。李吞吞吐吐地问:“前些日子突然听到您的凶信,怎么会这么荒唐?”刘某不回答,只是拉着李翠石进了村子,到他家后就摆酒款待,然后才说:“前些日子的传言并不是假的。那天,我刚出门就见两个人朝我走过来,捉我去见官府。问他们什么事,他们只说不知道。我想自己出入衙门几十年了,并不怕见官长,于是,就跟他们来到公堂。到了公堂,只见朝南坐着的官长怒容满面,问道:‘你是姓刘的吗?你恶贯满盈,不思悔改,又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。这样凶横强暴,该下油锅!’一个人查看生死簿说:‘这个人作过一件好事,可以不死。’朝南而坐的官员查看着簿子,面色稍转平和,就说:‘暂时送他回去吧!’于是几十个人大声撵我走。我说:‘你们到底因为什么事把我抓来,又因为什么事送我回去?还请明白告诉我。’一个小官吏拿着簿子走下来,指出其中一条给我看,上面记着:崇祯十三年,用三百个钱救一对夫妇团聚。小官吏说:‘若不是有这条善行,你今天就该一命归阴,而且还要受罚转世为牲口。’我吓坏了,跟着两个解差跑出衙门。两个解差向我索取贿赂,我恼怒地对他们说:‘你们难道不知我刘某出入衙门二十年,是个专门敲榨别人财物的人吗?怎么竟来向老虎讨肉吃呢!’两个解差不再吱声了。送到村口,朝我拱拱手说:‘这趟差事可是水也没喝上一口呀!’两人走后,我刚进门就苏醒了,这时我已气绝两天了。”李翠石听了很感惊怪,便盘问那件善事的始末。原来,崇祯十三年时,山东一带遭了大灾,人们互相残食。刘某当时在临淄县衙里当班头。有一天,他偶然看见一男一女哭得很伤心,便上前问情况。他们问答说:“结婚才一年多,今年闹饥荒,夫妻不能两全,因而伤心。”过了一会儿,又在油坊门口碰见他们,好像在争论什么。刘某近前一问,油坊老板说:“他们夫妇饿得快要死了,每天向我讨麻酱活命,今天又要把老婆卖给我。天下哪有这样可笑的事,死活缠人卖老婆!”男子接着说:“眼下粮食贵如金,我估计没有三百个钱,不够一路逃荒的费用。这样做本来是希望两人都能活下来,如果卖了妻子还是免不了饿死,那又图什么呢?不是我与你讨价还价,只求你行行好积个阴德吧。”刘某很可怜他们,便对男子说:“这个老板卑鄙得很,不值得求他,我赠送你们三百个钱,但愿你们既能逃荒,又夫妇两全。”于是打开口袋当场拿出三百个钱给了他们。夫妻二人哭泣着拜谢而去。听刘某述说这件事,李翌石大加赞叹。
俗话说,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。过了几年,李翠石到沂县去,碰见刘某又在与人争吵,大家围着解劝都不听。李翠石笑着喊道:“你又想打桃树官司吗?”刘某顿时语塞,脸色也和缓下来,不好意思地离开了。